刘岱的前世今生(九):偶遇

我抓住这位尽职的寿春太守的手,安抚他说:不要激动。我们无需死守,整顿士兵,准备前往建业。

在官邸里和部下们交代好了事情,太阳已经向西,要下午了,刚好有点时间,我就到江边走走吧,以后,估计要来寿春,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。

寿春的江边种了很多水稻,10月底正是水稻成熟的时节,沿江一遍滚滚的金黄,到处是一片丰收的喜悦欢呼声,那情景,本应感染我,然而我却感到了沉重,为这些此刻快乐的农民的前途。

来到江边的树丛下,我看到一艘小木船荡漾在江面上,有一女子轻摇着桨,但听其清吟曰:
秋风起兮佳景时,吴江水兮鲈鱼肥
稻花香兮把船摇,鱼儿争兮入网来

我听了,忍不住笑笑,心想:这前两句,估计还是她哪里道听途说,一本正经的,后两句吗,估计就是她自个瞎编好玩的了。

这么想着,我就多看了她几眼:她约莫17,8岁,一身淡绿衣衫,长发,笑的弯弯的眼睛,脸颊的表情很丰富。此刻,只见她袖管高高挽起,一边轻摇着船,一边继续陶醉的吟唱。
我好像,在哪里见过这张脸,这个身影,但是,就是记不起来。

她大概感觉到了有一双眼睛太过长久地注视,于是她瞥了我一眼,然后,掉转船头。
虽然我生活在保守的时代,不过这可不代表我要跟随着时代,何况,要是过了几千年,时代还是保守,难道我就几千年都是个保守的人?
我举起了手,向那位姑娘示意:船家,请把船划过来吧。

她狐疑地看着我,犹豫了下,还是把船摇了过来,快到跟前了,她没有说话,只是用眼睛瞪着我:有事么?
我有个坏习惯,就是我虽然不保守,但是和女子讲话就是会紧张,但是我还是脸红着却坚持地问道:欸,吾可曾相识?
她再看了一脸书生相的我,答曰:素未谋面,何言相识?
我继续坚持:然,吾一见汝,便觉相识甚久矣。
她听完略感诧异,但很快明白了过来,只见她摇了摇头,边摇边叹气道:此招,千年前古人已用,今早已过时也,且,汝演技甚拙。今日之女子,非汝书生所读风月文章那般愚笨易骗。如汝这般不谙世事,无人敢嫁矣。吾劝汝弃笔从戎,救一方百姓,成就一番功业,则姻缘前途尚有救焉,否则孤苦伶仃,只怕潦倒一生,今日遇吾吾尚愿教汝,他日若遇歹人则无人相救也。望好自为之。天色已晚,爹妈盼望,吾须归家,就此作别。

言毕,她调了船头,徐徐而去。
我愣在那里,讷讷地想:我只说了两句,她说了这么多句。。。

6 Comment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  • yan 2010年09月3日 Reply

    淡绿的身影是否与上文相呼应?

  • yan 2010年09月3日 Reply

    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应该是怀春的季节,清纯,羞涩,为何见“吾”非但不露丝毫怯色,且“吾”只是搭讪了一句话,为何此女子噼里啪啦,洋洋洒洒地讲了一番大道理,这些话似乎与她的年龄和先前的歌儿不大相称哦。如果换成是个老妪,我觉得这口吻还比较像。古时候的女孩儿家,十七八岁也正是待字闺中的年龄,自己的美满婚姻尚未着落,又有何心思与见识来担忧别人的婚姻前程?而且还不羞于说出口?吾费解矣,(⊙_⊙)

  • yan 2010年09月3日 Reply

    不过女子的这一番话,恐怕是下文的伏笔。而这番话要谁说出来比较好呢?老妪固然是比较有见地,不过,满足不了作者的遐想与某种眷恋的回忆,实是遗憾,所以,借用一绝妙女子来说出口来,会更合作者之意。
    吾此解,有理乎?O(∩_∩)O哈哈~

  • admin 2010年09月3日 Reply Author

    老妪?汗颜。。。
    十七八岁的设定本身是个问题,既要落俗,就更彻底,16更好,否则就要据实描写,写在这个坎上,不上不下,实在是失败也。然而此番情境,实难定夺。

    为何一定要羞涩,请看三国孙尚香,也是正值妙龄,却不让须眉。。。

    那首诗歌后面的解释说明显然是女子自己乱改过来的,意图当然是想说明性格的某些特征。。。

    江中老妪,岂可唱此歌,言此语?更怎可能有此番遭遇,即使以后此番见地,也无机会表现矣。

  • admin 2010年09月3日 Reply Author

    为何主角姓刘名岱,呜呼哀哉。

  • yan 2010年09月5日 Reply

    楼上的大哥,表激动\(≧▽≦)/

刘岱的前世今生(九):偶遇_谷歌学术搜索_百度学术_Google学术Scholar|Glgoo小木虫论坛|读秀

© 2010-2023 gfsoso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