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谁是境界最高的人”
如果说罗斯第一次问这个问题,是因为现场气氛所致,第二次问这个问题,显然是有所触动和思考后的结果。
在现场,那时候太累,可能是星期六忽然运动造成的疲劳还没过的结果,所以我没有参与讨论,大家的结论是,这问题,太抽象和模糊,不好说。
于我的观点,且不论谁是境界最高的人,从问题本身出发,说一些我的看法吧,不知道算不算马后炮?
我想,境界一词的定义虽然过于宽泛,大家的理解细节也尽不相同,但是总体而言,交集应该还蛮多,起码说境界,大家都还能有直接的反应。
但是,涉及到里面的具体的部分,各人对各有侧重点,分量的分配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,这将直接影响判断的结果。
我觉得吧,这种属于比较形而上学的理论,太深入的思考,要得到准确的答案,是很困难的,本身的因素很大,而且,根据我最近的思考,我认为它隶属于“模糊计算”这样的问题分类。
这么说的理由,比如有一个女孩子,活泼好动,但是做事比较急躁,她可能会觉得做事沉稳安静踏实的人境界高一点,因为自己缺少又希望有,所以所占的判断的分量,就会重一些。
然而,这女孩子本身,却也有着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,比如她虽然看过去有点傻,却经常放些有趣的错误,让大家哈哈大笑,于是气氛就很活跃,这样的境界,能做到的人,实在是很少的吧。
这个例子好像不太恰当,也涉及到了何谓境界的问题,但是总算也是过了这样一个讨论的桥,让我好继续表达我的想法。
境界可能确实有高低之分吧,然而这个问题又让我想起了“富人和渔夫”的故事,你要怎么说谁境界更高?不好说,对不对?故事本身,作者要表达的想法是一回事,而我们自己根据客观分析,结果就很难说了。
所以我觉得,不要觉得自己的境界不高,或者是某些人的境界很高,做自己喜欢的自己就好,做一件事情,自己满意,那就OK,说明这方面你的境界已经达到自己的认可,自己不满意,说明这方面你还需要努力,不断改正,就可以慢慢达到期望的”境界“,最后,就会形成你独有的风格,那就是你特有的”境界“,那才是真正自己认可的”高的境界“。
基于这个认识,我已经很少去思考类似”境界“此类比较形而上学的有点玄的问题,做自己希望的,适合自己的那种人,按着心的方向去寻找,我想,境界本身,都会慢慢地被淡忘,因为你已经在通往境界的路上了。
9 Comments
写的好像有点乱哦,周一一过来上班,就被很多无论的琐事打乱,没法安心些,大家凑合着看吧。。。
其实写得很好呀,思路也挺清晰的。自己的思考过程,论点都很明确。所以我想说,这是没有标准答案里面的”标准答案“。ROSE同学,这一篇”马后炮“你可要认认真真地看一看哦,O(∩_∩)O~
当时罗斯发问:”你们认为谁是境界最高的人?”我当时一蒙,头脑一片空白,因为我似乎已经许久没去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了。。。。。
我当时自问:“境界,境界到底是什么东西,我都还没搞清楚,何来判断谁人境界最高?”
但是此篇,博主对于此问题给出了很有见地的答复。
我想博主要表达的便是:认识自我,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质,改进自我,形成自我独有的风格,便是每个人通往自我的境界之路了。。。。。
我想,这也是CJX同学一贯的为人之道吧
其实我觉得问题的难点在于,如何真正地认识自我,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路。我想能做到这点的人,其实真的很少很少。
只是想一想,好像也有点矛盾,就以博主所举的那个例子为例:如果这个女孩子改正了她毛躁的缺点,并且假设,她不希望自己犯一些让人笑话的错,而且她也暗下决心,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沉稳睿智的人,那么以前那个可爱的她,是不是消失不见了,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个聪明的但是严谨不苟言笑的女孩?按照上文所说的:做自己喜欢的自己就好,做一件事情,自己满意,那就OK,说明这方面你的境界已经达到自己的认可,自己不满意,说明这方面你还需要努力,不断改正,就可以慢慢达到期望的”境界“,最后,就会形成你独有的风格,那就是你特有的”境界“,那才是真正自己认可的”高的境界“。
”做自己希望的,适合自己的那种人,按着心的方向去寻找“
有后面这句作为补充,也许不矛盾。但是如果自己所希望的那个样子其实并不是适合自己的呢?该怎么选择?究竟什么才是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,有点糊涂了。
还有,原来的那个自己的自然而成的性格,是跟遗传,家庭环境,家庭教育,周遭环境,个人经历等等有关系的;假如说在遗传不变的情况下,后面的这些若干个因素变化,自己可能又是另外的一种性格特质了;那么其实现在的这个自己,只是最开初的那个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分支而已,从这个小小的分支里面,如何来看,究竟哪个才是本真的自己,哪个才是自己所真正喜欢的,真正适合的自己呢?可能表达得有点乱,不知道能否看明白否?(因为除了遗传是先天之外,其他的影响都属后天,似乎是人力可克服的,至少从理论上来讲是这样。)
当然我们伟大滴CJX同学是不用被以上的问题苦恼的,因为他知道什么是适合他的,是自己想要的,所以说出这些话来时很轻松,不在话下的。。。。
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结论很难达到,我们就去否定结论本身。。。。
其实我们可以由此再引发一个思考:究竟怎样才能寻找到真正的那个自我,究竟该怎样来 度过有价值的一生?我想说,套用伟大的博主的话,这又是一个“模糊计算”的问题了,O(∩_∩)O~!
其实我想说的是,我是十分赞同博主的观点的。找到真正的自我,做回喜欢的自我。而不是找一个标准的程式,然后把自己当成一个复制品来达到那种标准,用卡耐基的话来说:“模仿别人无异于自杀。”我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!
最后还是套用卡耐基的经典语录:“保持自我本色。”
最近好像又回到单细胞动物时代了,所以以上所言,可能也是云里雾里。。。。请不要见怪哈
嫂子真有才啧啧啧啧啧啧…………..
期待其他的人精彩留言哦,(*^__^*)
每当看雁子的评论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触特别的领悟。也或许我此时此刻就是在复制一个人,所以可能感触更深,但是我的认为的境界就是整个人的气场以及他(她)所处任何环境所做出的最本初的自然反应和第一反应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