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之间, 我总是很喜欢沉默,尤其在争执发生之时。
枫对我的这点很反对,因为她不明白此刻我的思想。但是我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去改变。
我觉得,人和人之所以都渴望理解,我的看法有二:一:理解本身确实很难。二:不是所有的事情,都可以用理解来解决。
我理想的生存模式之一,就是,安安静静,专专心心的过日子,就这样,简简单单,多好。
而不是在矛盾,误会,无所适从里面,煎熬着时光。对我来说,这种折磨,会让我只想到着逃离。
大概在恋人之间,这是如此的明显和经常,以至于,恋爱,都成了这种折磨的必然经历。
我在这里想说的不是这个,有关我的感情,我几乎不用采用写实的方式来表达。
我只是想说,我有时候,也会对一些事情有很多看法,但是我都不会去说出来,这不是因为,不能说或者说了会怎样,而是我觉得,有些话,说出来也不会有用的,人都是固执和按着自己的理解来看待自己的世界的,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,又怎么可以强求?我要强调的不是特别的对象,我只是说,即使是曾经同类的人,看到的世界比较接近,他们仍然会因为环境的因素而慢慢改变曾经的视野,在这个时候,我也只能保持沉默,我知道,从这一刻起,我们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里了,只能遥遥相望了。
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总是过早地看到了许多未来,我常常想,是因为未来要那么发展,所以害怕离别的我,提前选择了离开;还是因为我预测着那样的未来,未来才会那样的发展?
不管怎么样,当我走上寂静的我家的顶楼,望着最初的那片星空,我会常常这样的想:我,还是一个人。
8 Comments
很冷静理性的一篇文字
沉默并不是解决所有矛盾的有效武器。我记得《王贵与安娜》里面,有一句经典的台词。当安娜的女婿对她女儿说:“我们不是说好了要好好过吗?”安娜的女儿说:我们现在的状态就像把所有的脏衣服都扔进了衣柜里,关上衣柜门,我们是看不见了,但是这些衣服还是在啊!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。大意是这样的,原话我记不确切了。
我承认,有时候沉默不失为解决矛盾的好方法,但是如果两个人都沉默,但是各怀心事,我想误会谜团,永远也解不开的。
有些误会与矛盾是无法避免的, 但是这不代表着,误会与矛盾就应该经常发生。
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:我沉默是对的;我找茬是对的;我事后要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是对的?
谁能说服谁呢?
没错,大部分人都是固执的,但这不代表着我们该坚守着自己的所有,有些东西是可以改善的不是吗?
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保持沉默,而是,是沉默或者开口才能真正解决问题,避免再次矛盾的发生。我认为,也只有这样,才能更加接近你说的:简简单单的,安安静静的生活?
如果矛盾是无法用行动或者言语来化解的,那么只好选择沉默了,你说呢?
还有一点,我们往往只在意于语言本身所传达给我们的讯息,但是却忽略了语音语调,面部表情,身体姿势,眼神等等的讯息。你说你保持了沉默,但是你的面部表情,却在传达着另外一种讯息,是抗议,无奈,抑或责怪,失落?请英明的博主不要忘了这一点。如果你的沉默是面对微笑的沉默,或者平静的沉默,我想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吧,你说呢?
当然我上面说的只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。而不是对本文内容的评判。
客观评价,这篇其实写得很好。很从容,平静,也带着一点点的孤单,凄寒之感:但是我也必须承认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每个人都是孤独的——这是他一生下来就被注定着,几乎无法改变的事实。
而对于本文的观点,我上面已经直言了不同的看法,其它的一些观点我是很赞同的。
比如“有些话,说出来也不会有用的,人都是固执和按着自己的理解来看待自己的世界的,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,又怎么可以强求?”十分赞同这句。只不过很多人,还在做着无谓的努力,并且为着自己的努力没有见效或者没有得到回报,而不满着,抱怨着,甚至愤怒着。
“我要强调的不是特别的对象,我只是说,即使是曾经同类的人,看到的世界比较接近,他们仍然会因为环境的因素而慢慢改变曾经的视野,在这个时候,我也只能保持沉默,我知道,从这一刻起,我们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里了,只能遥遥相望了。”也许在说这句话的时候,你想起了过去的一些朋友,甚至在担忧着会失去现在的一些朋友?曾经的失落,只化了为现在的一道淡淡平静的夹杂着些许无奈的感悟。
“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总是过早地看到了许多未来,我常常想,是因为未来要那么发展,所以害怕离别的我,提前选择了离开;还是因为我预测着那样的未来,未来才会那样的发展?”也是很经典的,很有代表性的一句话,这句话,不单单适用于“理解”,“朋友”这一主题,可以说它是具有普遍的性的。很多事情,我们都分不清楚是“鸡生蛋”还是“蛋生鸡”的问题。但是我想说,或许博主的前后两句都是对的。
最后的一句“不管怎么样,当我走上寂静的我家的顶楼,望着最初的那片星空,我会常常这样的想:我,还是一个人。”此句收束全篇,为本文的点睛之笔。简洁,漂亮,意蕴深长。
有些文字只是一时兴起这作,有些则是人事感怀,岁月沉淀。博主的这篇显然是岁月沉淀之作。读起来,有种有质量的沉甸甸之感,青睐这样的文字;-)
英明的博主的博文内涵估计都不如yan的文字强。这个贤内助真的是很会留一手。比较赞同“沉默或者开口才能真正解决问题”。你能比别人早看见未来,这样的眼力,不是每个人都有,但是具备这样的人,一般都比较孤寂,因为看得见,所以不想强求,所以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,已经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演练过一遭。当然,纯粹我的看法。至于,yan说的岁月沉淀之作,尚未能有如此之感。我只是觉得,你兴奋大笑的样子比较能够影响人,深沉思考的时候比较寒冷。不过,无所谓,想法是想法,生活是生活。有一个不能否认的是,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个体的,自我的。到最后,只有那么些人陪着他。人来人往是个不变的主旋律。所以越长大越孤单。走的人比进的人多的去了。温暖不够吧。比较肯定的是,你的文风,比刘岱文说的清楚,大胆中的含蓄。不简单。喜欢个体,因为不一样吧。
回归的第一个评论留给你 我的会继续努力 这篇我目前只是浏览我觉得我必须看10篇才能舒服。
你的沉默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,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稳重的,该说时候就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要说,但是我还是那样没心没肺的瞎折腾,我的嘴不会在一刻钟之间停息。你们的思想都很高,每次跟着你们的思维,我都会发现自己思维的幼稚,在情人面前我是一个小孩,这一点你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,不是说你沾花惹草哦,呵呵,yan的思考方式和你的思考方式多么的相似,佩服佩服、、、
理解你的矛盾,但是yan站在女方也是很正确的表达,其实有时候躯体语言和适当的一些词语会让事态发生360度的改变,相信孔明的舌头未必比我们的长,中国的语言功夫还是说死了好多人(这个不提倡哈哈哈)。适当的表达会比无语的沉默更能让人理解。